深圳地鐵11號線9個站點有藝術墻 都長什么樣?
深圳地鐵11號線打造“城市表情”,18個站點中有9個設計了藝術墻,表現(xiàn)傳統(tǒng)與時尚中的深圳。這9個站點分別是:機場北站、福永站、南山站、碧海灣站、寶安站、后海站、機場站、后亭站、碧頭站。
11號線開通在即,11號線的地下空間會是一個什么樣?原來,深圳地鐵11號線地下竟然是個“藝術城”,在11號線18個車站中,其中有9個站點都設計了藝術墻。
而且,未來軌道交通三期工程還將在多個地鐵站點打造“一站一故事”,全面反映深圳的歷史人文風景。
那么,我們先來看看,這9個站點的藝術墻都長什么樣呢?
深圳地鐵11號線9個站點有藝術墻
據(jù)深圳地鐵集團消息,深圳地鐵11號線18個車站中,其中有9個站點都設計了藝術墻。目前,這9個站點的公共藝術空間已全部安裝完畢。
地鐵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些擁有公共藝術墻的車站不但地理位置重要,而且周邊特色文化凸顯,能反映深圳的城市歷史和新時代的變遷。
那么這9個站點的藝術墻都長什么樣呢?
1、機場北站
位于機場北站的公共藝術墻就是對2010世博會深圳館外立面《大芬麗莎》的再創(chuàng)作。據(jù)介紹,該幅作品原畫由507名畫師同場繪制的千幅畫面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集體創(chuàng)作油畫。而在機場北站的這幅《大芬麗莎》陶瓷壁畫則是選取原作中核心的599塊畫面進行制作和再現(xiàn)。
機場北站《大芬麗莎》壁畫的單塊瓷片尺寸是297×203×6mm,和原作品相比在尺寸上進行了1:2比例的縮小。
2、福永站
11號線福永站的站廳里,由范水軍創(chuàng)作的作品《記憶》——藝術墻用蠔殼混合蠔殼灰砌成,厚約25厘米,墻上裸露的蠔殼整齊劃一,顯得“蠔”氣十足,蔚為奇觀。
據(jù)了解,這面藝術墻主要由蠔殼為原材料制成,所以制作程序比較復雜。蠔殼為墻現(xiàn)在是十分稀奇,但在明代以前,這是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區(qū)普遍的建筑方式。深圳沙井的蠔殼墻還被列為保護文物。
《記憶》整幅作品以實物裝置,即蠔殼裝飾為手法,糅合了福永蠔墻和嶺南建筑的元素,通過用蠔殼構成的波浪形墻面,呈現(xiàn)出深圳在改革開放以前作為漁村的獨特記憶。
《記憶》
3、南山站
與此同時,11號線南山站還有另一面名為《南山紅》的藝術墻和福永站遙相呼應?!赌仙郊t》公共藝術墻選取了被譽為“南山三寶”之首的嶺南佳果荔枝作為主題,用傳統(tǒng)的裝飾語言描繪了仲夏時節(jié)荔枝豐收的喜悅場景,也借助荔枝紅烘托出深圳人紅紅火火的生活企盼。
《南山紅》
4、碧海灣站
與其他站廳比,碧海灣站站廳的公共藝術墻與眾不同,碧海站的《筑·夢》以蜂巢的構圖、彩虹的色彩,再現(xiàn)了深圳軌道交通建設和運營服務的各種生動場景,把默默奉獻的地鐵人的艱辛凸顯在乘客面前。
5、寶安站
值得關注的是,寶安站藝術墻則是來自于“深圳攝影第一人”、深圳攝影學會創(chuàng)建者何煌友的攝影作品《圍海造田》。
《圍海造田》
6、后海站
藝術墻為《風生水起》
7、機場站
藝術墻為《美麗新世界》
8、后亭站
藝術墻為《旭日之城》
9、碧頭站
藝術墻為《都市方塊》
【深圳地鐵11號線站點圖】
福田---車公廟---紅樹灣---深圳灣---南山---前海灣---寶安---碧海---機場---機場北---福永---橋頭---塘尾---馬鞍山---沙井---后亭---松崗---碧頭。
- 深圳地鐵9號線下沙站 冷卻塔搭建遭居民反對
- 最新消息!深圳地鐵12號線不會“錯過”寶安老城區(qū)
- 深圳地鐵11號線提速50% 為國內(nèi)時速最高的大編組地鐵
- 深圳地鐵11號線提速50% biubiu就到終點啦
- 深圳地鐵11號線將比其他線快50% 能跑120公里/小時
- 深圳地鐵11號線全程僅用55分鐘 運營時間確定
- 深圳地鐵11號線無障礙設施如何?20名殘障人士體驗
- 深圳地鐵舉行集體婚禮 婚齡最長有20年
- 深圳地鐵12號線目前正在規(guī)劃編修 已列入地鐵四期規(guī)劃
- 2016年年底前通車的深圳地鐵9號線
信息首發(fā):深圳地鐵11號線9個站點有藝術墻 都長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