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女子被改號電話騙走45萬 狀告運營商
手機上顯示的明明是銀行和外地公安局的電話號碼,為何對方竟然是騙子呢?為此,她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告上了法庭,昨天是第一次開庭。
庭審現(xiàn)場。
自今年4月7日起,張小姐(化名)一直在為伸張自己的權益而奔波,當天她因接到改號詐騙電話被騙近45萬元。手機上顯示的明明是銀行和外地公安局的電話號碼,為何對方竟然是騙子呢?為此,她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告上了法庭,控訴對方侵權,昨天是第一次開庭,這也是全國首例被電話詐騙的市民將電信運營商告上法庭的案件。
晶報深度調查記者 李果 通訊員 秦蕾/文、圖
起因:
改號電話 李鬼 成 李逵 ,女子被騙近45萬
張小姐是深圳移動的手機用戶,辦理了來電顯示業(yè)務。在今年4月7日上午,她接到號碼顯示為招商銀行095555、0755-95555的來電。對方聲稱她的招商銀行信用卡有逾期未還款記錄,存在身份證被盜用可能。隨后,張小姐又接到顯示為02162588800的來電,對方自稱是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的警官,還讓她上百度核實這個號碼是否屬于公安分局。
張小姐核實后,開始放松了警惕,隨后對方告知她涉嫌一起上海的信用卡詐騙案件,為了證明她的資金清白,需要對原告的賬號進行保密排查和凍結,并由 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姚某某檢察官 負責具體排查。
后來,詐騙分子以獲取密碼器數(shù)據(jù)為由,以啟動銀行系統(tǒng)查案為借口,騙取了張小姐的電子密碼器口令,通過對網銀密碼器口令操作,分十次將原告工商銀行卡上的424992元取走,緊接著又騙取了原告平安銀行賬戶的密碼,轉走了17900元,共計騙取她442892元。
原告: 被告服務存在缺陷,運營商應賠償損失
在開庭中,張小姐代理律師指出,作為電信網絡運營商,深圳移動為原告提供的來電顯示服務應當迅速、真實、準確、安全、方便,但在本案中,被告的來電顯示卻顯示了虛假的號碼信息。正是深圳移動所提供的網絡服務產品存在漏洞和缺陷導致消費者上當受騙,移動應當對消費者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他還表示,被告在提供來電顯示服務時存在顯示信息不準確不完整的缺陷,隱藏了主叫號碼與呼轉號碼之間的被叫號碼,使得原告無法鑒別顯示在手機上的號碼的真實性。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被告對其服務存在的缺陷所造成原告的損害,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在庭上,原告律師強調,電信詐騙已經是一種常見的詐騙犯罪形態(tài),已成為破壞經濟秩序、威脅社會穩(wěn)定的犯罪類型,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在本案中,原告上當受騙的原因,除了詐騙分子抓住原告對公安和檢察機關信任和守法心理、假冒警察對原告實施詐騙的因素之外,還有一個致命的原因就是被告公司對詐騙分子利用其服務產品的缺陷和網絡平臺進行詐騙的行為聽之任之,未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范和攔截,也未對原告等廣大用戶提出警示。被告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對電信詐騙活動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因此對原告上當受騙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依法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據(jù)此,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原告損失442892元,并支付原告利息。
被告: 無法識別虛假主叫,原告自身疏于防范
深圳移動在庭上指出,他們作為電信運營商主要提供基礎的通話服務,即保障主叫和被叫通話行為順利接通。在主叫和被叫的通話過程中,可能存在發(fā)生于移動網內或者與其它網間的通話行為。事后經調查,涉案號碼的主叫行為是分別由電信、聯(lián)通、鐵通三家運營商向被告發(fā)起的。
深圳移動還提出,根據(jù)現(xiàn)行電信行業(yè)規(guī)范的要求,主叫基礎運營企業(yè),才負有規(guī)范網間主叫號碼的義務,被叫方的電信運營商企業(yè)無法辨別主叫方傳送過來的號碼是否屬于虛假號碼。而且根據(jù)現(xiàn)行的電信條例,明確在互聯(lián)互通環(huán)節(jié)中,主導的電信運營商不得拒絕其它運營商的互聯(lián)互通要求,不得擅自中斷互聯(lián)互通。作為為事主提供接聽服務的接收端運營商,他們無法識別虛假號碼,也無法阻止涉案號碼的互聯(lián)互通,對于事主的通話內容也無法掌握,也無需為事主負責。
深圳移動對事主的遭遇深感同情,并表示通過此案更加認識到作為運營商的責任所在,但也認為,在本案中原告自身疏于防范并缺乏合理的警惕,系導致其上當受騙的主要原因,本案的刑事犯罪嫌疑人才是侵權的直接主體。原告的損害后果與被告的電信服務行為之間沒有直接、必然的因果關系,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庭審過程中,原、被告雙方圍繞被告提供的來電顯示的電信服務是否存在缺陷、漏洞以及被告能否識別被改變的電話號碼或虛假主叫號碼、被告對原告受到的損失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等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辯論。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審理階段。
觀點
四人大代表旁聽庭審:
此案意義重大
昨日下午,一直關注此案的全國人大代表陳偉才、深圳市人大代表楊勤、周明明、韓蔚以及全國各地20余家媒體記者現(xiàn)場旁聽了案件庭審全過程。全國人大代表陳偉才表示,騷擾詐騙電話已經成為了威脅社會穩(wěn)定的犯罪類型,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他從珠海專門趕過來就是為了旁聽這起案件的庭審。
市人大代表楊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騷擾詐騙電話的受害者起訴電信營運商,這是全國首例。此次開庭走出了保護個人信息、打擊信息詐騙的一大步,這個案子絕對是意義大于實際。
楊勤對記者說: 以往出現(xiàn)這些問題后,老百姓不知道怎么解決,總是紙上談兵。如今,老百姓率先使用法律手段來解決這種信息詐騙問題,不管成敗如何都有歷史意義。我認為在這起案件中,運營商和國家通信管理部門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必須義無反顧地承擔起這個責任。不過,在這起案件中,運營商需要承擔多少法律責任由法官來判定,審判結果由合議庭來定。通過這次開庭,也為公檢法和運營商都敲響了警鐘。一直以來詐騙都有,運營商沒有重視過,都覺得跟自己有很遠的距離,老百姓被騙后很難與國家機關、運營商直接關聯(lián),這是不相連的三層皮,如今終于連在一起。市民的投訴很多,運營商有一定的責任,但這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國家的法律要跟上,懲治違法行為力度要加大,消費者權益應該要強化。
最后,他還提出,深圳正在探索立法,通信管理部門也在提升管理方式,國家層面也要做出相應管理調整,多管齊下,形成全國打擊騷擾詐騙的一盤棋,實現(xiàn)治標又治本。
信息首發(fā):深圳女子被改號電話騙走45萬 狀告運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