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馬官員出獄后都去哪兒?有人經(jīng)商年入200萬
在中央強勢反腐的大局勢下,每當有官員落馬、受審、判刑的新聞出現(xiàn),必會引發(fā)群眾的圍觀。政知道發(fā)現(xiàn),相比于前幾類新聞,媒體關(guān)于官員刑滿出獄后的報道則相對較少。
“我希望能早一點出獄,早日與妻兒團聚,侍奉白發(fā)老母。”一名曾因貪污罪入獄的官員,在重慶市檢察院的一份問卷調(diào)查中曾這樣寫道。在那份針對65名職務(wù)犯罪服刑人員的《原黨員服刑人員統(tǒng)計調(diào)查表》的問卷中,“渴望自由”呼聲很高。
那么,那些得到自由的前官員們,過得還好嗎?
退出名利場做個普通人
“半天連喝茶帶吃飯,一個人100元”,去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經(jīng)名動全國的“五毒書記”張二江這樣介紹他的茶館。在2010年結(jié)束近10年的服刑生涯后,張二江開了一個可以喝茶吃飯,同時賣土特產(chǎn)的小茶館。
曾擔任湖北省十堰市市委常委兼丹江口市委書記、天門市市委書記的張二江,因違法亂紀,被時任湖北省委書記痛斥為“吹、賣、嫖、賭、貪”五毒俱全,“五毒書記”也成了2002年反腐的標志性詞匯。2002年,因貪污罪、受賄罪,他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
2010年張二江出獄,當時的他沒有工資、沒有醫(yī)療和養(yǎng)老保險,在友人幫助下他開了一個茶館。
媒體報道稱,如今的張二江,喜歡研究美食和書法,經(jīng)常有人來聽他講解國學,也有武漢大學的校友常來聊天。早上6點剛過,會起床在公園里散步,在體育器械上鍛煉身體,然后偶爾會在小區(qū)的長椅上坐著,看著匆匆而過的路人,宛然就是一個普通花甲老人的晚年生活。
談到以后的生活,他對媒體稱,將開設(shè)國學班,希望把國學知識,傳播給全社會,重新回歸到社會中的張二江,“只想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做一個好人,做一個自食其力的人。”
想做個普通人的官員并非張二江一人,因“玩忽職守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的河南新鄭市原副市長李兆才在2004年10月被刑滿釋放后,也如張二江一般,失去公職也沒有固定收入,盡管多家用人單位都知道作為副教授的李兆才是難得的農(nóng)學人才,但他們更清楚的是,他也是一名刑滿釋放人員。
媒體報道稱,當年的李兆才,出獄后成了“一個用不敢用、棄之可惜的難為之才”。
后來,李兆才在一家有名氣的羊肉燒烤店做了半個月的學徒工后,開了一個“李記燒烤”,用他的話說,“只是真的想嘗試一下,見好就收嘛,成則能填平債務(wù),敗也損失不了多大本錢,說到丟人現(xiàn)眼,這難道比我上法庭坐大牢還丟人嗎?!”
信息首發(fā):落馬官員出獄后都去哪兒?有人經(jīng)商年入2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