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大米”上兩會 含水量高5%更加白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注水大米一舉走紅。聽說過注水這肉那肉的,都沒怎么聽說過注水大米。
大家聽過注水的豬肉、牛肉,沒聽過注水的大米吧?但你們可能吃過。 昨天,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浙江代表團的小組討論會上,去年兩會帶來300多種 毒食品 的朱張金代表帶來了 注水大米 。
朱張金說,這一年走了很多糧食產(chǎn)區(qū)和糧食加工廠,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我國水稻保護收購價是每斤1.5元,加工后凈成本為每斤2.2元。但市場上,特別是一些食堂的大米采購價卻低于成本價。 大米的利潤本來就低,為什么賣得更低呢?特別是我們的食堂是搞招標的,沒有最低價格限制,所以大家拼命把價格壓低。 朱張金說,為了壓低價格,一些小作坊就給大米注水。
在小組討論會現(xiàn)場,朱張金帶來了他2月底在市場上買的每斤1.9元的 注水大米 和正常價格的大米,以及幾張大米加工作坊的 臟亂差 照片。從現(xiàn)場看,兩種大米并沒有太大區(qū)別, 注水大米 顯得更白。
一般注水比例是10噸水稻1噸水,正常大米含水量為 14.5%─15.5%, 注水大米的含水量要高出5%。自來水價格貴,一些不良商家就直接用河水浸泡。 朱張金說, 注水大米容易壞,但摻雜了好的大米一起燒,除了口感稍微有差異,也吃不出區(qū)別,但長此以往,對身體的影響是肯定的。
朱張金建議,現(xiàn)在大米加工廠有70%是小作坊,應該提高國內(nèi)大米加工企業(yè)的水平和標準,由政府牽頭,關掉一批作坊式的小企業(yè),提升加工門檻;并成立大米銷售專業(yè)合作社,內(nèi)行監(jiān)管內(nèi)行,真正杜絕 注水大米 。
信息首發(fā):“注水大米”上兩會 含水量高5%更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