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新三板公司董事長的辛酸自白:我們IPO有多麻煩你造嗎?!
換成中小板就又面臨一個“麻煩”。最初公司計劃2016年底前申報IPO,報表就是2013年到2016年上半年這段時間的。但我們2013年是虧損的,無法滿足中小板的條件,所以現(xiàn)在要的報表就是2014年到2017年上半年的。
過去兩個月,被投資者稱為IPO“四小龍”的利樹股份(833300.OC)一路下跌,最高跌幅超過30%;過去兩個月,集郵黨對利樹股份的評價是,“是不是一家造假的公司?”
邁奇化學、族興新材莫名其妙撤回IPO申請,部分擬IPO公司2016年業(yè)績大跌……集郵黨被新三板擬IPO公司嚇怕了。在原定年報披露日前夕,利樹股份宣布年報延期,集郵黨的態(tài)度很明確:“清倉利樹,不立危墻之下。”
要知道,作為一只名副其實的集郵股,2016年8月開始IPO輔導后,利樹股份成了新三板市場的“香餑餑”。一年時間,公司股東增加了400余人,“吃飯睡覺買利樹”,投資者這樣說。
然而現(xiàn)在,雖然公司業(yè)績不錯,2016年營收3.44億,同比增長8.04%;凈利潤2850.29萬元,同比增長51.27%。但就因為年報延期,股價開始了一路下跌。
投資者紛紛離去背后,是公司辛酸的IPO之路。“狂轟濫炸”“二十四小時待命”“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這是利樹股份董事長諸建華對IPO最直接的感觀。
而更痛苦的是,由于會計差錯調整,為了不影響IPO,公司咽下三年利潤共減2400萬元的苦果,保住創(chuàng)新層和企業(yè)良好記錄,但卻降低了融資能力、定增價格及現(xiàn)行股價。
IPO的個中辛酸,利樹股份董事長諸建華一一告訴了讀懂君。以下內(nèi)容為公司董事長諸建華口述。
為調整會計差錯,更換會所,延遲年報披露 IPO確實不容易,而且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
4月8號,離年報披露截止日只剩22天時,我們更換了會計師事務所,也延遲了年報披露時間。
這一切,全是因為新三板和主板在信息披露要求上存在差異,IPO時必須處理。
去年5月我們就定下來要IPO了,然后開源證券、亞太會計師事務所和國浩律所三家中介機構進駐進行盡調,計劃以2016年年報作為IPO的時間節(jié)點報表,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三年的財務數(shù)據(jù)進行IPO申報。
但是,在今年3月份三家中介各自報內(nèi)核的時候,他們要對2014年同一控制人合并的會計差錯進行調整,因為掛牌新三板時認定的會計差錯是有錯誤的,而亞太的內(nèi)核不同意。
這個錯誤是因為目前我們的一家全資子公司引起的,叫利樹漿紙。2014年決定掛牌新三板時,利樹股份尚未收購利樹漿紙,但我同為兩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因為利樹漿紙成立十幾年,財務各方面較為復雜,若把利樹漿紙視同合并,財務核查比較費時,所以掛牌時認定第二大股東跟第三大股東是一致行動人,利樹股份實際控制人不是諸建華,避開了合并的要求。
但是現(xiàn)在公司準備要IPO,就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了。2014年作為第一個財務年度,按照規(guī)則,必須對利樹漿紙進行合并核查,也就是說,要進行會計差錯調整。
我們的輔導券商開源證券認為,不調整就不能進行IPO申報,但亞太覺得糾正自己此前的會計差錯比較尷尬,加上內(nèi)核保守,溝通一段時間后仍無法達成一致。公司肯定要申報IPO,所以只能在開源證券的建議下,向股轉申請延期披露年報,更換會所。
不更正我們不敢報IPO。于是將會計師事務所更換為大華會計師事務所。
大華接手后,也覺得應該調整。4月5日,派了11名工作人員進駐公司,開始了為期23天的審查。
“狂轟濫炸”是值得的,一定要規(guī)范之后再申報
我們和亞太是合作了6年的,忽然換了大華,人家也不了解公司情況,因此所有的審查都要重新開始,從嚴進行。
更嚴重的問題是,大華覺得他們審查的時間太短,所以建議是用6月30日的報表申請。
這就等于將前期的工作推倒重來。大華一進駐公司,就開始“狂轟濫炸”。
從門衛(wèi)室進出門單和登記本、地磅顯示儀自動儲存歷時數(shù)據(jù)、生產(chǎn)流水線控制系統(tǒng)電腦記錄、車間成品質量人工復檢臺賬等塵封多年的基礎材料,到供應商、公司管理團隊的個人三年銀行流水,他們沒日沒夜地審查,我們也是二十四小時待命。有時候半夜要求去查看機器,我們就得配合立馬出發(fā)。
幾乎所有的人都覺得,這二十多天特別漫長,天天度日如年。
走訪詢證是必須的,但沒想到還要求供應商提供銀行流水,大華列出了120家供應商的名單,要求我們一一取得銀行流水,難度可想而知。
大部分供應商表示對賬、走訪都可以配合,但要三年的銀行流水,這中間不但包括和利樹股份的的流水,而是整個的銀行流水單,等于把其商業(yè)秘密跟個人隱私都暴露了,他們沒有這個義務配合。所以純粹需要我們?nèi)プ龉ぷ?,甚至我們得說好話、套面子要來人家的銀行流水。
公司派出一批人員奔赴各地,目前取得了80多家供應商的銀行流水,剩余的40家仍在做工作,因為大華表示,核查完才敢給公司申報IPO。
但畢竟由于時間倉促和條件限制,沒有辦法核實所有疑點,大華出于自身安全考慮,未經(jīng)核實的疑點所關聯(lián)的收入和利潤一律清零!比對亞太初步審結的財務報表,三年一共調減利潤1400萬元,另調1000萬元2016年利潤跨期到2017年……
至此公司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再一次申請延期披露年報,給予大華更多的審查時間,其結果是停牌、退出創(chuàng)新層;二是咽下三年利潤共減2400萬元的苦果,保住創(chuàng)新層和企業(yè)良好記錄,其結果是企業(yè)融資能力、定增價格及現(xiàn)行股價的降低!
經(jīng)過痛苦的思想斗爭,我選擇了后者,畢竟股價的高低和后面定增價格、融資成本的多少,影響公司的利益很少,而不影響IPO才是重中之重!
這事兒吧,是真麻煩。但我們IPO以來都已經(jīng)快習慣處理這些麻煩事兒了,很多計劃都是一改再改。
比如我們原來是計劃去創(chuàng)業(yè)板,后來改成了去中小板。因為新三板擬IPO公司也大多計劃去創(chuàng)業(yè)板,今后如果有直接轉板通道的話,對接的也是創(chuàng)業(yè)板,我們預感創(chuàng)業(yè)板今后可能的市盈率或是價值會沒有現(xiàn)在這么好;另外覺得紙業(yè)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一家都還沒有,也許我們這個行業(yè)并不適合在創(chuàng)業(yè)板。
換成中小板就又面臨一個“麻煩”。最初公司計劃2016年底前申報IPO,報表就是2013年到2016年上半年這段時間的。但我們2013年是虧損的,無法滿足中小板的條件,所以現(xiàn)在要的報表就是2014年到2017年上半年的。計劃的確是一改再改。
除了這些,三類股東問題也是一個大問題。我們600多位股東,去年11月份已經(jīng)清理了一批三類股東,公司也正在想辦法,防止在最后一刻進入三類股東,同時也在和我們的首批做市商溝通,希望他們能夠自己退出。目前我們的股東里邊,資管計劃不多了,基本上都是合格的。
雖然需要解決的事情多,但在IPO過程中,公司確實是規(guī)范了的,“狂轟濫炸”也值得。所以我要告訴新三板公司:不怕太規(guī)范,就怕不規(guī)范!不要著急申報IPO,規(guī)范之后申報,IPO之路會更短。
- 德云社相關公司環(huán)宇兄弟欲上新三板
- IPO申報前定增“一票難求” 誰在突擊入股新三板“逃兵”
- 深交所總經(jīng)理工作報告稱推動新三板向創(chuàng)業(yè)板轉板試點
- 近800家新三板公司擬派發(fā)現(xiàn)金股利 最高每股派10元
- 河北省金融辦|新三板等機構遷往雄安
- 484家新三板公司豪分83億元現(xiàn)金:我們是認真的!
- 新三板董秘資格考試今日開考
- 證監(jiān)會核發(fā)10企業(yè)IPO批文 籌資總額不超31億
- 華圖教育:凈利潤過億,今年想要IPO
- 巨星代言、思聰撈金,新三板里女人錢和孩子錢最好賺!
信息首發(fā):一家新三板公司董事長的辛酸自白:我們IPO有多麻煩你造嗎?!
新三板 董事長 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