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蔻遭全球抵制股價暴跌?臺媒使的什么障眼法
日前,“占中”藝人何韻詩預定參加蘭蔻活動,被曝光后遭內地網(wǎng)友批評,蘭蔻不得不出面表態(tài),取消合作。隨后,部分法國和港臺網(wǎng)民竟號召抵制蘭蔻,但未成氣候。
然而,正當風波平息之際,部分港臺媒體炒作稱,“全球力挺何韻詩,歐萊雅(蘭蔻的母公司,臺灣稱萊雅)市值蒸發(fā)971億(新臺幣)”,“挺何韻詩全球逾7萬人抵制蘭蔻,母公司市值蒸發(fā)742億元(新臺幣)”。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有些臺灣網(wǎng)友覺得事情蹊蹺,自己簡單探究一番就發(fā)現(xiàn),蘭蔻的母公司歐萊雅雖然股價大跌,但同時法國股市大盤也在暴跌,甚至歐洲其他國家和美國的股市也有大跌。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英國脫歐公投。
而歐萊雅的表現(xiàn),甚至還略好于法國大盤,因此,單憑股價很難斷言與何韻詩事件的聯(lián)系。
最初在“mobile01”網(wǎng)站上展開討論的“7rabbit7”感嘆:“這則新聞算是編故事了,而且是反智中的反智……臺灣就是這樣淪落,慢慢就要沉底了。”
其他網(wǎng)友則對臺灣媒體進一步吐槽:“算了,臺灣媒體操縱大家智商的狀態(tài)已經(jīng)不可逆了。”
紙媒也是靶子:“銷量其實很低,都是用送的……簡單填一個問卷就送2年份報紙,后來覺得沒內容叫他們別送停掉,還多送一個多禮拜才停,主要賺錢都靠老板炒地皮。”
當然,部分大陸媒體也從截然相反的方向分析歐萊雅的股價,認為是何韻詩事件處理不當,令人擔心中國市場前景,導致大跌。雖然中國市場對于歐萊雅非常重要,但如前所述,其股價表現(xiàn)優(yōu)于大盤,立論恐怕理據(jù)不足。
真要從股價上較真,或許只能證明何韻詩“無足輕重”吧。
信息首發(fā):蘭蔻遭全球抵制股價暴跌?臺媒使的什么障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