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影業(yè)連續(xù)三年裁員 多元化受挫如何過冬?
“貓眼2017年一季度收入超過6億元,前3月的平均月利潤超過5000萬元,單月最低利潤超過4000萬元,市場占有率平均39%。”
光線影業(yè)又裁員了。
據媒體報道,6月26日光線傳媒(300251,診股)副總裁李曉萍在全體員工例會上宣布裁員10%,而且本次裁員不針對任何部門,從全公司范圍內裁撤。這是從2015年開始,光線傳媒連續(xù)第3 年大規(guī)模裁員,根據光線傳媒的年報顯示,2015年該公司員工人數從2014年的541人銳減至342人,2016年員工人數又進一步降至272人,兩年時間幾乎縮減一半。
針對這一次裁員消息,截至發(fā)稿時光線傳媒方面并未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的采訪請求。不過與前兩年裁員不同的是,本次光線傳媒的裁員范圍是全公司,并不針對某個部門。
事實上,在過去一年里,光線傳媒在推動多元化發(fā)展方面不遺余力,其投資入股的公司超過50家,參與投資、發(fā)行并計入2016年票房收入的影片共15部,共實現票房收入64.2億元,超過了2016年華誼兄弟(300027,診股)的國內票房收入31億元。但這一成績主要依賴影視業(yè)務,直播、游戲等新業(yè)務上表現疲軟。
具體反映到股價上,光線傳媒也并沒有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自去年完成對貓眼電影的入股后,光線的股價低迷已持續(xù)了整整一年之久。這在王長田看來,光線的估值明顯被低估:“我肯定不會像某人那樣說股價會漲到100塊,但相較于美國五大傳媒娛樂集團500億美元起步的市值,我們的市值確實被低估了。”
光線股價走低,讓這筆并購交易波及美團。去年5月,光線傳媒以23.83億元的現金和價值23.99億元的光線傳媒股票,換來估值83.33億元的貓眼電影57.4%股權。但隨著股價一路下滑,如今美團所持有的光線傳媒股票市值已經跌至14.5億元。
雖然王長田早期透露,今年貓眼電影已經實現盈利,而且未來有望獨立上市,但是在淘票票瘋狂補貼狙擊下,其市場份額已經逐漸滑落。于是7月初市場傳出貓眼電影和微影時代即將合并的消息,盡管微影時代方面已經公開否認,但業(yè)內人士認為貓眼在這場與BAT的競賽中已經處于下風,若果與微影時代進行合并對光線無疑是利好消息。
三年裁員
7月6日,光線傳媒發(fā)布半年度業(yè)績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盈利在3.54億-4.18億元之間,同比增長10%-30%??紤]到在去年《美人魚》巨額票房的基礎上繼續(xù)實現盈利增長,光線傳媒的表現已經可圈可點。
但是業(yè)績增長并沒有掩蓋光線乃至中國電影(600977,診股)市場整體衰落的態(tài)勢。據自媒體“數娛夢工廠”報道,光線傳媒副總裁李曉萍在6月26日的全體員工例會上宣布新一輪裁員計劃,裁員比例是10%,而且是全公司范圍內,并不針對某個部門。
這距離光線上一次裁員僅僅過去9個月。去年9月初,光線傳媒內部宣布計劃裁員20%,其中包括校招生、實習生。當時光線員工總數為500多人,裁員20%即辭退100多名員工。針對當時的裁員計劃,王長田表示是對先看網的戰(zhàn)略決策失誤,而未來先看網將轉向VR領域。“公司管理層需要承擔一部分責任,裁員是為過去的一些錯誤決策和判斷買單,目前裁員是發(fā)現問題后的調整。”
先看網原本是由光線與奇虎360于2014年年底共同出資設立的視頻網站,原本這被視作是光線傳媒從傳統(tǒng)影視業(yè)向互聯(lián)網+影視轉型的契機,不過其付費模式在當時尚未得到市場認可,愛奇藝、樂視和優(yōu)酷土豆等維持領跑優(yōu)勢,先看網未能沖出重圍。后來隨著奇虎360宣布撤資,光線成為先看網的唯一股東。
雖然裁員有助于收縮戰(zhàn)線,但并沒有降低光線的人力成本。根據光線的年報顯示,從2014-2016年期間,光線的人工費用分別為1583萬元、2782萬元以及4668萬元,以每年70%左右的速度增長。
截至發(fā)稿時,光線方面尚未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的采訪提綱,不過根據已知情況,此次光線裁員的范圍并不針對某一部門,而是全公司范圍內裁員。
多元化受挫
連續(xù)三年裁員背后,既是國內電影產業(yè)去泡沫化的后遺癥,也是光線傳媒多元化受挫的縮影。
為優(yōu)化收入和業(yè)務構成,近年來光線傳媒積極布局泛娛樂產業(yè),包括動畫、VR、游戲等多個領域均有涉獵,其中僅動畫領域就投資了十月文化等10余家公司。影視板塊,光線傳媒投資了歡瑞世紀(000892,診股)、貓眼電影等,愈發(fā)火熱的VR領域,光線傳媒早對七維科技等企業(yè)進行投資。光線傳媒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已投資公司或實體近60家,均以戰(zhàn)略投資為主。
今年6月,光線傳媒在實景娛樂板塊也有所行動。光線傳媒近日宣布,與關聯(lián)自然人王洪田將共同出資設立光線現場娛樂有限公司。光線傳媒在公告中稱,光線現場娛樂將堅持以內容為核心,通過自身產業(yè)鏈優(yōu)勢,探索一套合理可行的盈利模式,實現內容產業(yè)價值最大化。
迪士尼是光線傳媒、華誼兄弟等娛樂巨頭在實景娛樂領域的先驅者,然而它們都缺乏足夠重磅的IP去吸引游客進場,因此這場“圈地運動”更像是影視公司地產化的借口。早在2014年,光線傳媒宣布建設“中國電影世界”項目,這個號稱占地面積 1200 畝、總投資預計達到 100 億元的試驗品進展卻并不順利—項目從今年開始正式投建,但2019 年一期投入運營,2022 年二期才正式開園,而且項目地點從上海搬遷至大連,這可見光線仍缺乏足夠底氣進軍實景娛樂。
今年第一季度光線傳媒沒有復制類似《美人魚》的票房奇跡,雖營收有所增長,但凈利潤卻出現下滑。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60948.9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96%,實現利潤總額19241.50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7.3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8503.89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2.99%,公告解釋為一季度公司電影成本增加,毛利率降低所致。
今年以來,光線傳媒參與投資、發(fā)行的影片中有《大鬧天竺》《嫌疑人X的獻身》《春嬌救志明》等,但票房與預期相比難以讓人滿意。與此同時,光線去年押中了《你的名字》并獲取了較高的收益,但今年《大護法》《查理九世》等動漫電影的票房仍是未知之數。
貓眼上市or合并?
復盤來光線傳媒最重大的行動,莫過于斥巨資收購貓眼電影。
去年5月30日,光線傳媒通過換股、支付現金等方式,獲得貓眼電影合計57.4%的股權。具體而言,這筆交易中光線付出了1.76億股、總值為23.99億元的光線傳媒股份,以及23.83億元的現金,換來了貓眼電影控股股東的地位。以此計算,貓眼電影的估值約為83.33億元,低于淘票票和微影時代的估值。
在王長田的規(guī)劃中,貓眼電影所掌握的海量用戶觀影互動數據有助于公司對投資、制作、發(fā)行的影片進行精準營銷,很大程度上拉動票房增長,光線傳媒在線上綜合宣傳發(fā)行能力將得到顯著提升。
然而這筆交易似乎并未為光線帶來明顯收益,至少在與BAT的對抗中,光線+貓眼這對組合并無優(yōu)勢。根據易觀發(fā)布的《中國電影在線票務市場2016年第四季度監(jiān)測報告》,2016年第四季度,各家電影出票額占整體線上出票份額的比例中貓眼電影、娛票兒、淘票票和百度糯米分別以27.66%、17.23%、16.82%和14.04%位列前四。但隨著貓眼逐漸降低票補,微影時代和淘票票正后來居上。阿里文娛集團董事長俞永福已經表態(tài),阿里影業(yè)賬上儲備資金還有百億元的規(guī)模,對淘票票的投入不設上限。
對于光線而言,繼續(xù)與BAT陣營比拼補貼并不是最優(yōu)選擇,更何況貓眼的持續(xù)虧損對光線是一個不小的包袱。根據光線傳媒的公告顯示,2016年貓眼未經審計營收為10.5億元,凈利潤為虧損5.11億元。
不過,王長田透露,今年貓眼電影已經實現盈利。“貓眼2017年一季度收入超過6億元,前3月的平均月利潤超過5000萬元,單月最低利潤超過4000萬元,市場占有率平均39%。”在今年4月的業(yè)績說明會上,王長田披露了貓眼的有關數據,這也是其獨立上市埋下了伏筆。5月31日,光線傳媒發(fā)布公告稱將旗下的捷通無限68.55%的股權,以1.3億元交易對價轉讓給貓眼,實現旗下兩家在線票務平臺的資源整合,完善影視娛樂產業(yè)的全產業(yè)鏈布局,這一整合被外界視作是推動貓眼上市的前奏。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貓眼已具備了上市的基礎,但另一方面卻傳出了與微影時代合并的傳聞。一方面兩者的合并有望減少內耗、走向寡頭壟斷,另一方面美團和騰訊在資本上的關聯(lián)有望促成這一交易,尤其是美團在出售貓眼上已經吃虧—去年5月,光線傳媒以23.83億元的現金和價值23.99億元的光線傳媒股票,換來估值83.33億元的貓眼電影57.4%股權。但隨著股價一路下滑,如今美團所持有的光線傳媒股票市值已經跌至14.5億元,相當于虧損將近10億元。
雖然微影時代的CEO林寧已經否認了該傳聞,但越來越多的跡象指向兩者正謀求合并同類項的可能。一旦貓眼聯(lián)手微影,電影票務平臺將進入BAT三國殺的新格局。
信息首發(fā):光線影業(yè)連續(xù)三年裁員 多元化受挫如何過冬?
光線影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