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劉少奇俄羅斯籍長孫放棄俄軍官身份認祖歸宗的真正原因(2)
血脈情緣,終生難忘劉氏親情
對于父親的死,阿廖沙是這樣說的: 我們全家都很悲痛,也覺得不可思議……我對父親沒有很深的記憶,那時我還太小。對父親的了解是在我成年之后。直到現(xiàn)在我也不相信父親會自殺……但我們一直思念著父親,姐姐對父親的記憶要比我多,她還寫過一首感情非常真摯的詩--《懷念父親》。
我只見過爺爺一面。 阿廖沙告訴筆者。1960年,劉少奇赴蘇聯(lián)出席八十一國共產黨工人黨代表會議期間,特地去看了孫子孫女。于是,阿廖沙第一次見到了爺爺。那年,他才5歲。他說: 當時的情景我清楚記得。那是秋天,家門前突然來了輛很豪華的黑色轎車,走下來的老人慈祥親切,他不僅親吻我,還送給我玩具和糖果。后來我知道那是爺爺。那是爺爺留給我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印象。 阿廖沙一直珍藏著爺爺親吻自己的照片。阿廖沙說,雖然跟爺爺只見過一面,但后來回到國內,感受到大家對爺爺?shù)脑u價非常高,他對爺爺?shù)木磹壑橛腿槐对?。如今,他手上戴著的手表,也是劉少奇同志紀念館送給他的,上面印有劉少奇的頭像。阿廖沙說: 這是劉少奇同志紀念館送給我的,我要永遠戴著它。
阿廖沙之所以能回到中國,與奶奶王光美的關心密不可分。在北京,王光美雖兒孫滿堂,卻時常牽掛在莫斯科的孫女、孫子,并一直想找個機會讓孫女、孫子到北京團聚。1987年,劉少奇的長女劉愛琴費了很大功夫,從來中國探親訪友的莫斯科同學那里打聽到了阿廖沙一家的下落,失散多年的親人終于聯(lián)系上了。1988年10月,應王光美的邀請,瑪拉到中國居住了一段時間。1998年初,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文獻紀錄片《劉少奇》攝制組采訪時,王光美聽說攝制組要去俄羅斯,還委托當時的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二編研部副主任黃崢給索尼亞和阿廖沙帶去500美元,希望他們能回家看看。后來,阿廖沙在寫給王光美的信中,開頭稱呼王光美為 我最親愛的奶奶 。他還把自己兒子考上劉允若叔叔曾經就讀過的莫斯科航空大學的消息告訴王光美,并在信中深情地說: 我的根在中國,我永遠是劉氏家族中的一員。 2007年3月18日,阿廖沙到廣州參加了王光美事跡圖片展。提起王光美奶奶,他說: 但凡每一次見面,奶奶都能夠讓我強烈地感受到她的和藹親切,感覺到她對于劉家的凝聚力所在。 對于王光美奶奶的晚年扶貧工作,阿廖沙非常敬佩: 我想我所能做的,就是把 幸福工程'的慈善精神延續(xù)到俄羅斯,因為目前在中國、美國都有了 幸福工程'行動,但在俄羅斯還沒有。
原文網(wǎng)址:http://www.32tj.com/html/20141126/12183.html信息首發(fā):揭秘劉少奇俄羅斯籍長孫放棄俄軍官身份認祖歸宗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