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小川獨家分享 攝影場景選擇的創(chuàng)作啟示(5)
我再重復一遍,不是說任何一個角度、任何一個場景,你都可以去用,但是任何一個角落、任何一個場景都是你必須要去搜索,都是你必須要進行過濾的,每一個場景,都是你可以利用的,但是用不用是你的事情,你有決定權、有選擇權,就像我剛才說的,我們家的那個床,我已經拍過很多次的照片。窗戶,我們家的窗戶那簡直了,總用。我現(xiàn)在找一個我們家窗戶的照片給你們看,最后這一張其實就是窗簾離你的鏡頭太近,才變成了一個前景的虛化,就通過窗簾一個虛化,背景就是白墻,它完全可以出一張片子。
上面的那兩張那就是我們家里的窗戶,沒有什么特別的。然后在這里其實在這張照片,我給大家看一下,這張照片依然有線構理論和黑色緊縮原理在里面,但今天我就不講了。那么一個場景的選擇,就很重要。要結合你的構圖、色彩,包括人物的情感的運用。
接下來我們說外景。很多時候我們去外景,喜歡獵奇。什么叫獵奇呢?找一些比較你生活中看不到的,也算是獵奇,比如說我就領著模特,或者是我自己到這個天南海北,任何地方,到這個平遙、西藏、壩上啊很多地方都喜歡去,然后去拍攝那種場景,我就選大的,就選別人很少能夠去到的地方,什么大、什么稀奇我去找,就找那個地方,這是一種,可不可以呢?可以。只要創(chuàng)作就可以,存在即是道理。
但是,我們要去想,我們是不是大多數(shù)人都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呢?這個也要肯定,像我就沒有,因為我沒有時間,我整天忙的,出版社今天又催稿了,都火兒了我看,我說我實在是忙啊,最后出版社說,行,小川老師拖到這個月底,我說行,我拖到這個月底,實在是沒辦法。那么怎么辦?就從身邊找嘛,我之前和大家講課講過,我說在你的周圍,你要去找你周圍的像樓群。樓群里面,你去找場景的時候,一定要去看光線。很多人在拍作品的時候,選場景的時候,只是覺得這個場景挺漂亮,真正拍的時候就不太容易了。原因是什么?就是光線的運用。就是本身你要選這個場景,你就要去看,這個光線夕陽下來,我如果拍片的話可不可以用得到,可不可以?如果這個光線不行的話,但這個場景真的不錯,我如果用外界光源,就是外拍燈或者其他光源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這是你今天需要去想的。我告訴大家,一個好的場景,我不只去一次,為什么?只要我有時間,我這一段時間可能就去這一個場景,去看,2點的光線是這樣的,下午2點的光線這樣的;那天早晨有時間,我就早晨去車然后去看一看,哇,早晨的光線是這樣的。大家要有這種去研究的心態(tài)。能夠放下你的包袱,放下急躁的心理,不要著急,沒有人催你發(fā)表一篇作品,你也不用去著急我今天總想拍片子,總想拍片子。不用著急,這也是練習的一部分。然后就是這個場景。
比如說呢,就是在一個樓群之中,我就想拍這個樓群里面的一個小角落,然后每當下午的時候,夕陽斜下來,正好照在這個樓群里面,通過各種這個樓嘛,樓之間的交錯、縫隙這個光線正好透過來,打在墻角上,哇塞,后面還有透視關系,太棒啦!即使沒有模特,我沒事兒我看一看,我覺得那也是最美麗的一片景色。這讓我想起之前和大家分享過的一個故事:俄國的畫家列賓,他有一個朋友到他那兒做客,正趕上冬天下大雪。隨后他們兩個人在后院,邊散步邊聊天,這個時候,他的朋友發(fā)現(xiàn)這個雪地上有一塊琥珀色的狗尿,他朋友抬起腳說,這么純潔的白色的雪地上,會有一灘狗尿太惡心了,順腳就鏟了一點雪,把這個狗尿給埋上了,就給破壞了。當時列賓就有點火兒了,生氣了。“你在干嘛?”然后他朋友說:“這塊狗尿太難看了,我拿雪蓋上了。”列賓說:“你真是多此一舉,你可能不知道,這幾天我看到的最漂亮的一塊琥珀色。”——藝術家的眼光和平常人的眼光就在這里,就一灘狗尿,兩種境界。
所以說,我再重復一遍,自然美是否可以和藝術美相提并論。我們可以肯定的說,藝術美高于自然美。如果你現(xiàn)在就想作為一個攝影師,作為一個創(chuàng)作者,你首先要把自己的心態(tài)提高,你不能夠再把它放為普通人的,肉眼凡胎的去看待一個事物的水平上,明白我的意思嗎?雖說就一灘狗尿它會有這么大的文章。就像我剛才和大家講的,是一個道理,就是樓群里面斜的光線,正好照射在樓群的一個墻角上,即使我不拍片。我不瞞大家講,我下班回家的路上,如果時間早的話,我一定會繞一個圈,就路過那個樓群,就看那個墻角,真美,趕緊欣賞一分鐘,然后才回家。
我和大家講,曾經有人說,藝術家和精神病就一步之遙(笑),這有點夸張。雖然我也不是什么藝術家。搞藝術的總是有一些和別人不同的一些想法,不同的一些想法,但是你必須要有,你要去學會欣賞你身邊的人、事、物。所以說我一定要找一個模特就在那個樓群拍一組,早晚大家會看到那組照片。所以說我們在選取場景的時候,真的要以一個平淡的平常心去看,用高于平常心的這個藝術美,去把它詮釋、給它升華、給它創(chuàng)意,明白了吧。
我們今天所講的這個攝影場景如何選取,一定不是大家在講課之前你所想象的,小川能夠講什么呢?這個場景怎么架構,那是什么?那是已經有了一定基礎之上的架構,說白了,治標不治本,那只是留于表面的東西,那都是浮云。今天我和大家講是用一種新的交流和告訴大家,如何用你的這個非肉眼凡胎的眼光去看待你周圍的東西。把任何東西都可以變成場景,當然了怎么用,用不用你有決定權。
我們繼續(xù)再講大的場景,簡單的介紹一下。比如說公園、比如說街道。就在大馬路上,我們想象下,一個6車道或8車道,非常寬的大馬路,這個柏油馬路,然后呢紅一燈,非常漂亮。我和大家講,因為我這是在山下,山下就是公園,然后我離這個市區(qū)也就是1000多米,不是很遠。最早前面有一座大橋,早晨5點多鐘的時候,我有時候早晨起得早一點,得得瑟瑟的,就去溜達,但是很少有這樣的情況,然后呢,或者是我6點多鐘從家走的時候發(fā)現(xiàn),因為我離山近,我這空氣非常好,晚上可以看到星星月亮。早晨有的時候帶點這個霧氣,正好飄過這個城市的這個街區(qū),飄過大馬路上,這個大場景,我今天講課一開始就和大家講,你肉眼所看到的就是非常大的一個場景,這是第一。
第二要學會什么?把大場景分割,分成一塊一塊一塊的,對不對,然后我們局部區(qū)爆破它,局部去創(chuàng)作它。但是我們現(xiàn)在要返回來,把所有的塊集中在一起,讓你這個你肉眼所看到的,大的景象,稱為一個大的一個背景。在這里我和大家講,要學會外景內拍。什么叫做外景內拍?外景內拍,就是把外景當成大的影棚,不要把它看作一個大自然,否則你無法控制它。首先在心態(tài)上,把它看作一個什么?內景而不是外景。最起碼你要把你眼睛看到的無限大、無限遠的地方收納到你取景框大小的位置。但是你拿起相機,包括現(xiàn)在可能有人就已經拿起相機,你在看取景框里的時候,當你看到取景里面的景色的時候,你馬上又懵了:完了,我怎么就找不到美的地方?它需要條件,我現(xiàn)在幫你突破這個心理障礙。
它需要條件,什么條件?
第一,需要光線的配合、人物的配合、道具的配合,這三樣一上,這個場地、這個場景就完全可以OK了,你完全可以找到感覺了。所以說我們在看到一個景象的時候,一定要去想象,如果我配上一個人的話,在那里一個模特的話,哇,這個角度,我如果用取景的話,我用這個角度好看,真有時候你再去想象,你發(fā)現(xiàn)你變了,這個景色原來可以用的這么好!雖然你面前沒有人,只是想象,然后你就看,這個景色什么什么的,感覺非常的棒。在外景有些時候你肉眼所看到的景象已經很美了,這個時候你就在這個已經你覺得很美的景象當中,做文章就可以了,非常簡單。
那么什么叫外景內拍,剛才我也講了第一部分,外景內拍就是把它當成內景去看,怎么做呢?比如說就在山上,我就搬個沙發(fā)到山上去,可不可以?完全可以。誰能把沙發(fā)搬到山頂上,后面都是草叢、大樹,旁邊是花草,我搬個沙發(fā)在頂上,找一個模特一坐,哇,很超現(xiàn)實啊,很超現(xiàn)實,這也是一種風格,懂了吧。這是最典型的外景內拍!
那么我們今天所講的這個東西,講的這個攝影場景如何選???就是基于要把你的肉眼凡胎,把你肉眼所看到的景象把它升華。我們今天既然搞創(chuàng)作,就不要再僅限于肉眼所見到的東西了,所以說藝術美要高于自然美。一定要高于自然美,心靈和它的藝術美,一定要高于自然美。
信息首發(fā):呂小川獨家分享 攝影場景選擇的創(chuàng)作啟示